服務項目
危害度:
常見度:
滅蚊子
蚊子(mosquito),屬于昆蟲綱雙翅目蚊科,全球約有3000種。是一種具有刺吸式口器的纖小飛蟲。通常雌性以血液作為食物,而雄性則吸食植物的汁液。吸血的雌蚊是登革熱、瘧疾、黃熱病、絲蟲病、日本腦炎等其他病原體的中間寄主。除南極洲外各大陸皆有蚊子的分布。其中,以按蚊屬、伊蚊屬和庫蚊屬最為著名。
成長
蚊子的一生經過卵,幼蟲(孑孓),蛹、成蟲四個時期。蚊喜歡把卵產在清水中,如小河水,雨水洼、水塘、池沼、稻田及山澗流水等處;在溫暖的季節 里,卵大約三天就可孵化為孑孓并開始吃水里生長的極小的微生物及原生動物等。它們靠著身體尾端的兩個氣孔靠近水面吸取空氣。孑孓經過蛻皮,最后停止吃東 西、活動減少而變為蛹。大約兩三天后,蛹又來到水面蛻去皮而羽化為成蟲飛出來。雌雄交配大多在清晨或傍晚,先是雄蚊圍繞矮樹頂,屋檐、窗口或空曠處成群結 隊地飛,雌蚊看準機會加入隊伍,在飛行中很快進行交配。雄蚊只吸草汁,花蜜過活,不吸血。雌蚊在交配后必須吸血(人或動物的血)卵才能發育成熟,所以只有 雌蚊才能傳播疾病。雌蚊飽吸一次血能產一次卵,一生可產卵六至八次,每次200~300粒,所以早期消滅一只蚊子,等于消滅了幾百只,上千只。知道蚊子的 生活史與繁殖場所是很重要的,我們可以應用這些知識大力滅蚊。如果沒有積水,蚊子就無法生存,治理或改造孳生地是防蚊的治本措施。蚊子的幼蟲最易撲滅,因 為孑孓必須生活在水中,如能填平低地,疏導積水,經常清理存水的器皿,孑孓無處生存,滅蚊就一定會收到好效果
習性
習性
1.孳生習性:
蚊蟲都孳生于水中,不同性質的水質和積水類型孳生不同種類的蚊蟲。治理或改造孳生地是防蚊的治本措施。
水體治理類型:
(1)嚴重污染水體,如糞坑、糞池等處。
(2)輕度污染水體,如污水坑(溝)、清水糞坑,洼地積水等處。
(3)面積較大的清潔水體,如稻田、荷塘、沼澤、灌溉溝等處。
(4)清潔而流動水體,如山溪或溪床等處。
(5)小型自然水體,如樹洞、竹筒、壇、罐等積水處。
(6)家宅內外的器物如水缸、椰子殼中的積水等處。
2.吸血習性:
蚊子嗜血,其對血液的執著從未改變,不死不休。
蚊也是通過吸血傳播疾病的,了解蚊的吸血習性能察知其與疾病的關系。
只有雌蚊才吸血,雄性不會吸血。雌蚊必須吸血其卵巢才能發育,繁衍后代。雌蚊多在羽化后2-3天開始吸血,溫度、濕度、光照等多種因素可影響蚊的吸血活動。氣溫在10℃以上時開始吸血;一般伊蚊多在白天吸血,按蚊、庫蚊多在夜晚吸血;有的偏嗜人血,有的蚊則愛吸家畜的血,但沒有嚴格的選擇性,因此蚊可傳播人獸共患病。
蚊子如何叮人?其實,蚊子叮人根本不用眼睛,而是以人呼出的二氧化碳、體表散發出來的汗味以及熱量為線索來確定人的位置的。在它們的觸須上,有一種叫“機械性刺激感受器”的器官。在找到人的位置后,它們會利用“機械性刺激感受器”輕觸人的皮膚,然后根據不同的阻力來尋找細動脈和小靜脈血管。同時,蚊子的觸須上還有一種叫“化學感受器”的器官,它可以幫助蚊子判斷哪些人的血液中富含膽固醇和維生素B,這些是它們最“喜愛”的營養。
蚊子愛叮哪些人?蚊子喜歡動物呼出的二氧化碳,對二氧化碳很敏感。蚊子對濕度、溫度、汗液都很敏感,所以常叮愛出汗的人。兒童的皮膚嬌嫩,新陳代謝活潑,皮膚上的毛孔揮發汗液快,常挨蚊子叮。還有如果你穿上一件黑色、黃色、藍紫色的衣服(因此穿白色衣服為首選),或睡覺時的被子、睡衣或窗簾黑色、黃色、藍紫色,正好合適于蚊子的視覺習慣。但是,蚊子對強氣流很敏感,夏天當你搖扇乘涼時,蚊子難以接近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