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項目
危害度:
常見度:
滅白蟻
白蟻
白蟻(termite, white ant),亦稱蟲尉屬節肢動物門,昆蟲綱,蜚蠊目,類似螞蟻營社會性生活,其社會階級為蟻后、蟻王、兵蟻、工蟻。白蟻與螞蟻雖一般同稱為蟻(見蟻總科),但白蟻社會體系在分類地位上,白蟻屬于較低級的半變態昆蟲,螞蟻則屬于較高級的全變態昆蟲。根據化石判斷,白蟻可能是由古直翅目昆蟲發展而來,最早出現于 2 億年前的二疊紀。人們會誤認為白蟻就是螞蟻的一種,實際上白蟻和螞蟻是兩種不同物種。白蟻體軟而小,通常長而圓,白色、淡黃色,赤褐色直至黑褐色。頭前口式或下口式,能自由活動。觸角念珠狀,腹基粗壯,前后翅等長;螞蟻觸角膝狀,腹基瘦細,前翅大于后翅。中國古書所稱蟻、螘、飛螘、蚍蜉、蠡、螱等,都與螞蟻混同。宋代開始有白蟻之名,并確定為白蟻的別稱。 白蟻分布于熱帶和亞熱帶地區 ,以木材或纖維素為食。白蟻是一種多形態、群居性而又有嚴格分工的昆蟲,群體組織一旦遭到破壞,就很難繼續生存。全世界已知2000多種。中國除澳白蟻科尚未發現外,其余4科均有,共達300余種。分布范圍很廣。
種類 | 前胸背板 | 前胸背板 | 蟻巢 | 棲性 | 危害 |
鏟頭堆砂白蟻 | 頭部近方形,赤褐色;額部呈坡面,與上鄂交角遠大于90゜似鏟形 | 扁平,與頭部等寬或寬于頭部 | 蛀食木材,蛀蝕通道即為巢,糞便似小砂粒,跌落地面似堆砂 | 木棲 | 危害堅硬家具、門窗、踢腳板及堅硬樹木如荔枝、龍眼等 |
臺灣乳白蟻(家白蟻) | 卵形、淡黃色,上鄂鐮刀狀,前額中央有開口分泌孔,可噴出乳白色漿液 | 扁平,比頭部狹 | 筑大型巢,巢可在地上、地下及樹中,巢外特征:排積物、分群孔明顯 | 土木棲 | 建筑木材、埋地電纜、儲藏物資及野外樹木等 |
肢散白蟻 | 頭部長方形、兩側平行或后稍擴,毛序較多,上唇有側端毛,額部隆起明顯 | 扁平,比頭狹,毛較多 | 不筑大型蟻巢、群體較小,比較分散 | 土木棲 | 門、窗、地板、護墻板、踢腳板、樹木 |
黑翅土白蟻 | 頭部卵圓形、左上鄂前方有一小齒,工蟻單型 | 前緣翹起,似馬鞍狀,比頭部狹 | 在地下筑巢、深可達2——3米,由諸多菌圃組成巢群,分群孔呈小土堆凸起 | 土棲 | 主要危害堤壩及農作物、房屋地面木結構 |
海南土白蟻 | 頭部卵圓形、左上鄂前有一小齒,工蟻分大小二型、兵蟻個體比黑翅土白蟻小 | 同上 | 主巢比黑翅土白蟻簡單、巢體較小,沒有明顯王宮 | 土棲 | 同上 |
黃翅大白蟻 | 寬卵形、前后緣聚合,中間兩側平行,頭部紅棕色,上唇頂有三角形透明端,工、兵有大小二型 | 前緣翹起呈馬鞍狀,比頭部狹 | 巢在地下深1米左右,分飛孔呈半月形,凹下 | 土棲 | 堤壩及農作物 |